大芦湖畔福稻香

2022-12-04 管理员  3897  收藏  管理



在古济水之滨的淄博高青,有一片黄河冲积浅碟形洼地,造就了洼地中央万亩大芦湖。大芦湖古称青丘,又名千乘,出自“齐景公有马千驷,田于青丘。”(《元和郡县志》)大芦湖周围湖泊密布,沟渠纵横,湿地襟连,林草丰茂,各种珍禽异兽生息繁衍,自然是齐王狩猎闲游的园囿之地。1982年,东周齐景公大墓殉马坑向世人开放,探明全部殉马当在600匹以上,举世罕见,可见“齐景公有马千驷”不虚。大芦湖水质清澈,夏秋时节芦苇遮天,鱼虾成群,百鸟栖息,是一处风光迥异的鱼米之乡。




2008年10月,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建设时在高青陈庄意外勘探到西周大墓,墓葬出土有100多件文物,而“丰般作文祖甲齐公尊彝”铭文的出现,证明齐国初都营丘及姜太公的真实存在。通过对西周城址出土炭化植物遗存分析,陈庄聚落包括水稻在内的旱作农业已经十分典型,高青大米种植历史上溯至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。




大芦湖之所以稻谷飘香,还因为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。
先秦时期,大芦湖附近有个大芦村。一日,来了位皮肤黧黑、浓眉大眼的小伙,自称老李,熟谙各种蔬菜种植,便以帮人种菜为生。一邻村姑娘来买菜,银两不足,老李便慷慨相送,宁愿以自己工钱垫付。姑娘临走,对老李说:“我姓芦,可叫我芦姑,爹爹是郎中,以后遇有什么难处,可去村里找我。”
不久,老李身体不适,求芦父诊治。芦父见小伙善良憨厚,有意许女,便找人撮合礼成,婚后小两口恩爱有加,相敬如宾。
这年,旱魃肆虐,土地张着裂缝,庄稼颗粒不收,农人苦不堪言。一天夜里,芦姑醒来不见老李,却听到外面大雨飘泊,久旱逢甘霖,芦姑心里快慰,却长久不见老李回来,便披上蓑衣出门去寻。找了半天未见人影,天黑路滑只得顾自返回。未及进门,只见一条水桶般粗细的黑龙,蜷伏在屋里,尾巴拖在门外。芦姑一惊非小,猛一关门,竟咔喳一声将蛇尾巴轧断,顿时鲜血四溅,芦姑吓得昏倒在地。
黑龙正是老李,来自天界,眼见人间大旱不雨,穷人遭难,便冒犯天条夜间行雨,累得精疲力尽,来不及变回人形就回家歇息,不料惊到了芦姑。尾巴被轧,他又疼又急,打一个翻滚腾空跃起,落在村外,在地上滚了几滚,滚出一大片洼地,由是“千水归芦”。眼见湖泊既成,身后流血不止,遂猛一仰头奔东北方向而去。不知飞了多久,看到下面有条大江,便一头扎了进去,就是现在的黑龙江。




“千水归芦”处,形成了方圆40里的大洼,大洼中心两万余亩常年积水两米多深,人们叫它大芦湖。当地其他地方种植玉米、小麦,唯有大芦湖周围年年飘着稻谷香。老李到了黑龙江,也把稻米带到了五常,五常大米盛行至今,人称龙米。
几千年光阴转瞬而过。公元2017年,大芦湖畔的包福李村,迎来一位小李,便是十几年前进城创业的李勇强。




是年40岁的李勇强,经过多年的艰辛打拼,建立起淄博润美食品有限公司,走上一条集饲料加工、种鸭养殖孵化、商品鸭养殖、屠宰为一体的循环农业发展之路。腰包鼓了,个人富了,但家乡包福李村还远没有完全走出贫困,走向富裕。作为一个党员,李勇强深知致力乡村振兴,建设美丽乡村,带领全体乡亲共同致富,是自己的一份责任。适逢村两委换届,他毅然决定回村竞选村支书,并以全票当选。




李勇强上任以后,开始调查研究,走访农科院和种植大户。高青大米曾与西湖龙井、库尔勒香梨同时获颁国家地理商标,要利用好水资源优势、传统种植优势、品牌优势。他确定还是在水稻种植上下功夫。




2019年,李勇强成立山东福稻农业科技有限公司,注册“营丘福稻”商标,先后流转3000多亩土地,通过建立联村党委、支部领办合作社、村民入股等方式发展稻米产业,建立的起山东福稻田园综合体,致力于打造集水稻“种植+加工+销售+体验”为一体的全生命周期、全产业链条项目,形成高标准水稻种植区、立体农业创新示范区、农产品烘干深加工区、研学体验农旅综合区四大版块。依托目前已建成的3000亩高青大米种植基地,投资1500万元引进全国先进的大米深加工生产线,建成日加工120吨的大米深加工车间,实现了从生产到加工的突破,成为鲁中地区最先进的大米生产加工基地,初步实现了村集体、村民共同富裕。




在积极探索稻虾、稻蟹混养模式基础上,2023年福稻田园综合体将落地成熟的古法种植技术——稻鸭混养模式。鸭吃虫,粪肥田,形成“稻——虫(草)——鸭——粪——稻”自然生态和人为干预相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,最大限度保持稻区生态纯净优美。
来年盛夏,大芦湖畔3000亩有机生态稻田,将与更大规模的湿地系统一起,在瑰丽的蓝天白云之下描绘出一幅白鹭翔集、群鸭嬉戏图……历史将在这个背景上重新演绎老李与小李的神话传奇。


湖上白鹭  赵玉福摄影





全部评论(0)

新闻资讯